钢筋混凝土抗震与减震结构的性能设计方法

日期:03-05  点击:  属于:研究方向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损伤和破坏过程本质上是地震能量在结构中的输入、传导与耗散过程。相对于以往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当前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由于更接近振动过程的物理本质,因此该方法具备其他抗震设计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预制构件间采用预应力技术进行连接是目前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运用较为广泛的连接形式。这种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均较高,但是耗能能力与延性相对不足,从而导致结构震后由于产生较大的残余位移而无法修复或修复代价高昂。在这一背景下,美国PRESSS 研究计划首次提出自复位结构的概念,并逐步向应用领域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结构构件之间采用预应力筋相连,构件接触面允许一定的转动而消耗地震能量并实现变形的自恢复。 


悬臂摩擦式自复位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优站企业建站系统